從台灣抗疫看全球對「世界工廠」概念的反思

台灣抗疫之路

近日看了台灣副總統陳建仁接受《日本產業經濟新聞社》專訪有一些個人想法,他作為 2003 年 SARS 時期的衛生署長,對於當日台灣爆發疫情的場景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當時全亞洲正面對著一個不知道什麼病因,不曉得怎麼診斷,不曉得它的死亡率是多少,更不知道怎樣治療的疾病。 正因為處在一個不確定(uncertain)、未知(unknown)的情況下,對事件的無知促使了疫情的大擴散,造成群眾恐慌的最大原因。

今天台灣從過去的失敗中吸取教訓,他回憶當年有感而發:「當年中國拒提供病毒株,才有現在的防疫成就」。 因為 WHO 無視台灣發出的求助訊號,在無助的情況下最終得到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的幫助拿到病毒株,並且日後把衛生署組織改造,把疾管局組織改造,修了《傳染病防治法》,設立了傳染病醫療體系,從 2003 年以後到現在都還有派上用場。

減少對外界的依賴

正是這個案例讓我聯想起一個青少年的成長經歷必然要學習如何自己單獨面對問題,經歷失敗直面困難後才能在社會上立足,這個道理在國家層面也同樣適用,一個國家過於依賴單一國家作為代工廠的下場,現在一場武漢肺炎就顯現出來。 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工廠」,全因為有大量廉價勞工。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路易斯(Authur Lewis)的論文《勞動力無限供應下的經濟發展》指出當工人無限供應,廠商擴大生產亦不會扯高工資,於是商家不斷擴大生產,經濟發展就自然火速前進。然而今天的中國人口年齡中位數即將邁入40歲,昔日年輕便宜的勞動力基層不再存在,加上中美貿易戰的關稅壁壘與武漢肺炎導致全國停工的影響,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都令他們加速逃離中國尋求「多個」穩定生產線的意欲。

世界工廠將不再存在

「生育率下降、勞動成本上升,以及產品製造過度集中於單一國家。這些不利因素並不會煙消雲散」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 19 日引述多方消息人士報導,蘋果公司已要求主要供應商,評估把 15% 至 30% 的產能從中國遷往東南亞對成本的影響,當中包括iPhone的主要組裝廠鴻海、和碩、緯創,和 MacBook 的主力代工廠廣達、iPad 代工廠仁寶、AirPods 代工廠英業達、立訊精密與歌爾聲學,都已被蘋果要求評估生產遷出中國的選項。

同樣地,三星、微軟、谷歌也在進行生產線轉移到越南的行動,三星已在越南投資數十億美元。 越南政府渴望進一步擴大處於價值鏈高端的電子和工程行業。 微軟(Microsoft)已計劃在 4 至 6 月期間,在越南北部生產Surface系列,包括筆記型電腦的產品,這亦是微軟首次在中國以外生產電腦產品。 谷歌最快 4 月起與越南合作夥伴進行中階機種 Pixel 4A 生產作業,並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始生產下一代旗艦機種 Pixel 5,地點將直接選在東南亞國家。

在重要行業中,保留一定份額生產線在國內本土製造,創造就業將會是每個國家未來的首要考慮,同時將生產製造分散在超過兩個國家以上(如越南、印度、其他東南亞國家),由國家牽頭帶領反全球化的新熱潮,逼使跨國企業轉型很可能會成為未來十年的一個全球發展趨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