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日本社會現象之二,我看本田直之的北歐式的自由生活提案



本田直之是一個MBA商科出身、曾就職多個企業的CEO或董事,在《北歐式的自由生活提案》的書中不難看出他對於人們生為獨立個體的重要性。


他認為著名建築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所提倡的Less is More是掌握住幸福的關鍵。 在近年的各種研究機關所發表的世界各國幸福感排行中,位列前茅的都是北歐國家,而日本只居於81名。 作者認為此種原因與日本人對生活追求上的差異有關,如其中一名旅居丹麥的日本女士所說,丹麥人感到幸福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生活上可以選擇的選項不多。 在丹麥,想找到自己想要的事物非常簡單,而且也很清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相反在日本有太多能瞬間滿足欲望的選項,但倚賴物慾所得到的幸福是短暫的。

認清什麼才是生活上最重要的東西


作者認為想要獲得幸福,「自由」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一個人再有錢,但是沒有在物質、精神和時間上的自由選擇,人們是難以感到幸福。 而自由亦等同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無法自律的人士最終只會屈從於自己的欲望泥濘當中。 另外還有一項讓我感興趣的是作者認為對常識感到懷疑的人愈多就愈難管理的事實,因為還有很多人停留在被社會文化所束縛的僵化思維,局限了自己在人生上的選項。

作者因應自己在夏威夷的生活和對北歐國家的了解,發現一個達到自由生活「新幸福」的十個條件:1)樂於工作 2)有好朋友,有親密的家人 3)經濟穩定 4)精神和肉體的健康 5)帶刺激感的興趣及生活型態 6)時間可以自由安排 7)合適的居住地方 8)思考事情的方式是正確的 9)眼光放在未來 10)覺得自己朝著目標前進

綜合以上條件,不難理解到想幸福的話必須先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弄清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如何實踐這種追求幸福的道路


既然幸福和自由是需要自我管理的能力,那麼如何控制好自己的個人時間就是一個重要議題。 人們首先學會先找出不要做的事節省自己時間,這跟巴菲特的一段故事很相似。 巴菲特跟自己的私人飛行員在一次探討他個人職業生涯目標的談話中,巴菲特讓他做了一件事:首先要他寫下職業生涯最重要的25 個目標來,然後再圈出他認為最重要的5 個。 那剩下來的20件事不是慢慢再來做,相反是你應該盡全力避免去做的事,因為你永不會有足夠的精力和注意力去應付所有事。

下一個作者提到的運動是能讓自己成長的最佳投資,身同感受的自己自然是100%認同。 運動的好處在於為了讓自己變好,就必需養成持續練習的習慣。 而且運動本身就是一種自我挑戰,在過程中所經歷到的失敗並不會熄滅你的意志,相反會成為你下次奮鬥的燃料繼續燃燒。

另外作者也很重視「複業」的重要性,人們往往停留在傳統單一職業,那你永遠跟不上現時的社會步伐,同時也會衍生出很多人性問題。 試想一下,當一個人只能依靠單一收入維生,那份職業就會變成他人生上的命脈,你認為他在職場上會做出什麼事情? 某些腐敗的職場文化就是源於各位都將辦公室視為一個零和遊戲而誕生。 「複業」的意思即是代表人們要有多樣性的收入來源才能為生降低風險,這在之前一篇談及跨媒介發展就有提及過。

在社會上兩種人,一種是為了生存必須工作,以及因為工作有趣而工作。 做自己覺得有趣的工作,當學會了各種工作才能時,才發現興趣已經變成了工作,這是作者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型態。

兩書的中心思想


就個人而言,當初為何我會想將《低欲望社會》與《北歐式的自由生活提案》這兩本書併在一起寫下感想呢? 大概是我感受到當中出發點上的差異吧。

前者的著眼點在於以團體角度出發去俯視整個社會生活型態的問題,年輕人太過被動就利用制度逼迫利誘他們向前走;相反後者以個體角度出發去仰視整個社會生活型態的問題,先弄清內心本質想要的東西,弄清自己的動機再來開始向想要走的方向前進。

前者曾講過有關上班族退休後「第二人生的培養」,在「室內」、「室外」、「獨自」、「有伴」這四個領域上各自培養兩種興趣充實自己生活;後者的自由生活「新幸福」條件卻是在年輕時就要開始實行,這算是反映了兩種不同世代的思維差距吧,畢竟如巴菲特的絕大部份財富也是在50歲後才以倍速增長。

但歸根究底,不論你支持那一派也好,雙方都是認為要先以穩定的經濟收入為依歸,沒有足夠個人資產人們就難言自由,因為生活上的絕大部份選擇是以金錢換取得來,北歐人民的繁榮生活本來就源自於自身國家的主權基金、外匯基金所賺取得來,但普遍香港市民只會羨慕他人的美好生活,忘卻是他們國家在香港投資市場賺取的大額回報,忘卻美國如何利用自己的經濟地位濫發貨幣令掛鉤的港元大幅貶值的元兇。

在現今世上人們若想追求幸福,就必先要學會謀生,再談理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