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筆記摘錄:大債時代



這本書講述全球債券市場的來龍去脈,內容有點難以整合成感想,所以用筆記形式記住重點提醒自己


p.41 1980年代冰島的獨立黨產生意識形態的大逆轉,從丹麥獨立出來後冰島幾乎由獨立黨掌權,該黨的年輕政治人物非常崇拜列根與戴卓爾夫人所採行的自由市場政策,繼而思考如何將冰島從當時的國營和管制模式解放出來。 於是開始邁向自由市場的長征,並在2001年把銀行民營化,政策最初大成功,但後來的結果眾人皆知。

p.44 早在十三世紀的威尼斯就有人使用財務報表,記載於十五世紀把收集和記錄相關資訊的方法寫出來的人是Luca Pacioli,他是方濟會修士,也是畫家法蘭契斯卡和達文西的朋友。 Pacioli著有《算術摘要》,書中闡述複式簿記的方法,直到今天所有企業依然採用相同的計算方法。        

p.46 「權益」的出現就是為了讓資產與負債永遠保持平衡的秘密,同樣代表著你被「清算」之後的金額。

p.56 在1986年至2006年期間,銀行股的年報酬率從歷史常態的2%飆升至16%,最後在2007年最高峰時ROE上升至24%左右,隨後在2008年跌到負值。

p.65 期貨跟選擇權一樣,差別在於:你必須按照某個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 也就是說,買期貨,你必須對約定條件承諾,因此期貨的風險通常比選擇權高。

p.67 名目金額原理跟銀行挪用存款一樣,Warcraft等如上debuff後的option,機會岩先用,唔岩就派費大技同mp進入劣勢

假設交易員與商戶達成一項期貨合約,這名交易員可以把它賣給其他人,一旦該衍生性商品已經交易了四次,就等同創造了四倍的「名目流動」。

p.69 選擇權的設計原意是為了「避險」,現實卻更多人運用成槓桿以達致雙倍利益上

p.75 凱因斯曾經說過再沒有什麼事情能比「在一個不理性的世界裡理性」更具毀滅性的了。 凱因斯全神貫注於風險(risk)和不確定性(uncertainy)之間的差異。 他認為風險的評量是機率的數學計算;但不確定性所涉及,卻是生命和歷史上更深奧的不可知。

我們可以計算機率,並為風險預作準備,就這點來看,我們可以管理風險。 但我們無法真正管理不確定性,無法用精確計算的方式去管理不確定性。

p.78 交換交易的概念,首次進入企業界是在1981年。 第一宗交易是IBM把過剩的瑞士法郎和德國馬克,拿出來和世界銀行所持有的美元做交換。 也就是說這兩個機構互換他們的債券收益和他們對債券持有人的債務,而沒有實際交換債券。

p.91 摩根大通的Bill Demchak把分券(tranching),即高風險債券和低風險債券,將它們集結起來,創造出「信用違約交換」的證券化包裹,把違約保險打包賣給投資人。 摩根團隊的發明還有最後一個元件,他們設立了一家空殼公司,叫做特殊目的機構(special-purpose vehicle, SPV),用來實現第一個信用違約交換時所扮演的角色。

這個空殼公司為摩根大通吃下九十七億美元的風險,然後再以證券化形式,先把違約交換交易給SPV,再集合成一系列的證券賣給投資人。 設立SPV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銀行的資產淨值比,負債愈少可玩的槓桿愈大。

p.111 透過貸款並不算擁有房子,在過往的年代,如果你辦了房貸,你連那棟房子的權狀都拿不到。 權狀得放在銀行那裡。 一旦你有了房貸,生活就會被一個數字給困住:利率。 利率愈低,錢就會變得更薄,信用更容易取得,於是房市泡沫就更大,而崩跌也就愈厲害,就像愛爾蘭和西班牙一樣。

p.135 李祥林設計公式計算CDO風險,使CDO的市值由2000年的2.75億美元成長到2006年的4.7兆美元

p.166 其中一個「認知錯覺」的例子:如果有一種試劑對某種疾病的檢察有95%的準確性,而這種疾病每千人就有一人感染。 你去做檢測的結果呈陽性反應,請問你得病的機率是多少?大多數受訪者會說機率是95%,但正確答案是2%。

因為如果你檢測一千個人,會有五十人呈陽性反應,而這些人中只有一人真的患病。 這個故事真正諷刺的地方在於,回答問題的受訪者不是一般,而是醫生。 我們對於機率和風險有關的事天生就有障礙,這已經根深柢固。

p.185 數學家納西姆.塔雷伯在1997年一場有關模型價值的辯論上說:「依賴誤導的資訊,比完全沒有資訊更危險。 如果你給飛機駕駛員一個有時候會失靈的高度計,他將會墜機;沒給他任何東西,他還會看看窗子外面。 科技只有在毫無瑕疵之下,才是安全的。 」

p.213 在政府的幫忙下,國會通過了「禁止立法管銀行」的法律 - 200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商品期貨現代化法案」,這個法案確定CDS不是期貨或選擇權,從而享有主管機關的監管豁免。

另外甚至還加上一條但書,用來保護櫃檯交易的衍生性商品。 櫃檯交易是在交易人和交易人之間直接進行,不透過交易所,最大的缺點是它們不受監視,沒人知道風險究竟有多少,以及風險散落何處。

p.222 早在2000年已有一名專業投資人發現馬多夫的基金可能是龐氏騙局,但証監會故意無視風險,在工作上像個廢物般忽略預兆,實際上成為詐騙的共犯。

p.235 更金融市場賺到錢,你通常不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 金融界有一件很特別的事,那就是它無拘無束地提供大家這種「被證明看法正確」的感覺。 市場裡的每一個交易都包含價格上漲和下跌,這種對或錯的累積壓力,是造成金融心理學獨樹一格的原因。

 藝術家、運動員、外科醫師等一般人在內心深處多少都曾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在金融業上賺到錢,你會有種「事實證明我對了」的篤定。 這就是為什麼在金錢世界裡成功的人,往往會對自己有很高的評價,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認為自己是理性的典範,而在別人看來,通常認為他們有點瘋狂。

p.239 沒責任心的根由 - 銀行家通常認為自己所冒的風險不會有事,不論他們扯出來的洞有多大、多糟糕,政府都不可能不出手相救。 這表示他們可以繼續下大賭注,並安心地知道一旦賭出問題了,他們的政府、意思是指我們這些納稅人會買單。

p.264 凱樂石啟發我對銀行沒有國有化的原因 - 在2008金融風暴後,英美政府不願祭出「收歸國有」的威脅,有四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是政府不擅長銀行業的經營。 這不是真正的理由,而是一派胡言。 雖然這是政府唯一願意公開說出來的理由,卻禁不起最基本的檢驗。

真正的理由是政府不願承擔接管銀行後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是潛在的政治負擔。 當民眾對銀行的抱怨轉移到政府身上,很可能動搖政府的根基。 另一個理由是政府不願承認我們到底要承擔銀行所造成的多少損失。 最後的理由是一旦政府接管銀行,等同說明過去幾十年來賴以運行的資本主義模式是一個失敗的系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