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台首播之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



由於對上一套作品勇敢傳說的劣評,當初Inside Out甫上畫即被視為Pixar回勇之作,現在終於等到tvb首播這套動畫電影。 片中故事將人類的情緒簡化為5種主要因素作為角色,分別是阿樂(Joy)、阿驚(Fear)、阿怒(Anger)、阿憎(Disgust)同阿愁(Sadness)。 據說製作小組當初打算設計二十多種不同的情緒角色,但因為擔心令電影變得過於複雜而簡化成現在的模樣。


故事講述主角萊莉(Riley)是個明尼蘇達州出世的小朋友,自幼就在戶外成長熱愛運動,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下她最喜歡的就是玩冰球,至少到大都沒有沉重的煩惱直到11歲跟隨父母移居三藩市為止。 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讓她感到無所適從,最後更離家出走想回到老家,不過最終還是懸崖勒馬回到家中與父母傾訴自己的不安感,然後在新地方重新出發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這套動畫給我的感覺是有點像Toy Story的進階版,指的不是好看程度而是動畫角色對於故事主人翁的成長影響。 Toy Story的胡迪與巴斯光年以玩具身份伴隨著安迪(Andy)成長,是他人生中的重要回憶;Inside Out更進一步以人的情緒作為角色去陪伴Riley長大,整個過程令我不其然想起日本特攝戰隊片當中,五位戰隊操控住機械人的場面。

我滿喜歡創作團隊以搬家作為故事的麥高芬,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從熟悉的地方搬到陌生環境必然會感到不安和疑惑,藉此引申出電影主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還有個性島嶼的設計也是別出心裁,展現出人生的那幾段重要經歷建構出主人翁的性格、她所重視的人和事。

還有一個讓人惋惜的角色就是乒乓(Bing Bong),它是Riley小時候幻想出來的朋友,隨著Riley長大逐漸被遺忘,最後更為了協助Joy離開記憶堆填區而自我犧牲留在此區接受命運。 雖然很可惜,但是我們每一位的成長都必然經歷過相同的事情,曾經沉迷過的遊戲、玩具、運動、事物...... 終有一部分會被自己所遺忘。

另外不難發現電影中的母親角色描寫得比父親更為深刻,原因是今次的創作團隊是以女性為主導,劇本融合了很多她們親身的養兒育女經驗。 電影的最初原案是Joy與Fear、一起走丟的故事,因為製作團隊認為這看似是最幽默的選擇;但隨著製作過程欠缺進展,導演Pete Docter開始擔心自己的失敗,且認為過往的成功只是僥倖得來,剎那間Pete開始思考若果辭職時有什麼值得留念的事情,最後得到的結論是他將會最想念在Pixar的同事和朋友,繼而啟發他想到情緒是為了加深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並將Fear換成Sadness作為故事的核心關鍵為故事帶來沉重的質量。

人們在悲傷情緒下,比較能夠作邏輯性的思考,同時人們不能只有快樂,情緒是整套販售的,有欠缺人生就會有缺陷,每種情緒都有其優缺點,只要妥善運用就能夠得到最好的成效。

其實在人類歷史中,不同時期會對人類情緒有各自的解釋。 在中國儒家經典《禮記》中,區分了七種人類與生俱來的感覺,包括喜悅、憤怒、悲傷、恐懼、愛、厭惡和喜歡;十六世紀哲學家笛卡兒則認為人類有六種「原始激情」,包括驚奇、愛、憎恨、欲望、喜悅和悲傷;現代某些演化心理學家主張人類有六至八種「基本情緒」,所有人都以相同方式來表達,包括厭惡、恐懼、詫異、憤怒、快樂和悲傷—但卻不包括「愛」,因為愛的表達必然與不同文化儀式糾纏在一起。

談到此處意味著人的情緒是可以經由後天學習得來。 參考美國人類學家格爾茨(Gifford Geertz)在1970年代的「濃厚描述」,他問了一個問題:「眨眼睛」與「使眼色」的差別何在?如果純以生理角度而言,這兩者都是眼球肌肉的一連串收縮動作,但只有當你深入當中文化才能理解兩者的分別,延伸至學習瞭解諷刺和矯揉造作等的定規成俗。

總結而論,Inside Out是一部極具創新概念的片子,但是最後嘎然而止的結局讓我覺得不夠對味,這種收尾方式扣了不少分數,我想我仍然會將Toy Story、Wall-E、How to Train Your Dragon等放在它之上,但不代表你可以錯過這套作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