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築閱讀雜感:誰把爛泥扶上壁



最初接觸本書作者馮永基的契機是較早前一單香港鬧得熱哄哄的事件-西九興建故宮而認識的。當其時的他作為前上司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護航成員之一,於是就看看他本人有什能耐。


在書中開首先簡略了他的生平,跟大部份香港人一樣是寒門出身,靠自身努力到外國修讀建築。雖然在內容上經常看到有些偏幫林鄭月娥的不少意見,但大體上也有不少說中了大部份港人心聲與想法。

例如香港人總是後知後覺,毫無保護舊建築的概念因而每到事後才懂得珍惜。在1960年至1980年期間,中環各式各樣的古建築都經歷清拆重建,舊匯豐總行大廈的大堂天穹那珍貴的手繪壁畫也就此消失。

另外他又提到安藤忠雄的建築風格如何影響著現代的香港建築師,欣賞了他的不少作品後我也發現香港不少地方也開始日常見到這種水泥素面的設計,例如坐車經過啟德時看到的保良局何壽南小學。

在他任職政府建築師期間,又感受到身處其中的官僚文化何其落後。舉例說,為什麼大家在旅行時常常看到各地在不同季節會有不同的特色樹木種類開花,諸如櫻花盛開、楓葉變紅、季節性的花展活動等等主題性種植。原來一切歸根於「不吉利、難修剪、有毒、難於清理、欠缺貴氣、名稱不好」。就是這樣,民間一直呼籲開展的主題性種植就被負責綠化工作的園藝主任所否決。

還有一個香港建築設計最大的弊病就是缺乏城市規劃概念,一直以實用為主毫無美感與利用天然環境的想法,大量的架空道路阻隔了地面的視線與陽光照射,這些都是當初設計地區規劃與配套時的考慮不周所造成。

之後到仿建築議題,我跟大家一樣也是覺得這種「高仿」的假貨沒什麼意思,但細心想一下其實海外到處都有舊建築被毀壞後在現代經人重新修建一個相同的建築物,這種情況在日本很常見,整個日本可能也就姬路城等極少量由古時完整保存到現在,其實的重建物倒也不是很多遊客喜歡去觀光嗎?不過就是相同道理而已。

跟著他又提到中央圖書館的設計巧然地成為港人開始注視公共建築設計的觸發點。當其時引起各界的極大迴響,內部更有五位建築師提供不同的設計給市政局選擇,最後更是香港開埠以來首次有電視台為挑選「建築方案」而作電視直播,可惜我當時年紀尚小對此沒有印象。

自此以後,香港人愈來愈重視公共建築的設計方案,從天星碼頭被清拆、再到尖沙咀海濱重建計劃、南生圍發展outlet等事件都密切關注,某程度上象徵著港人對自身家園的「歸屬感」油然而生,這是在97回歸前一直沒有的想法。

最後提到的就是他在政府的最後一個建築項目-米埔濕地公園設計,這點由於我沒曾去過,希望留待將來再去詳細描述,當然也少不了現時香港建築系學生必到的天水圍新建築觀賞一番。看畢全書後了解到香港的建築遠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差勁,只是香港到處都有能夠成為地標的設計,而清一色的高樓大廈也讓大家有點審美疲勞的情況出現,到了外國在週遭的平凡設計與足夠的空間感才能突顯出地標的魅力,這也是讓我感到值得反思的地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