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淺談香港人口中的無力感

在網上傳媒或是社交平台上,大家經常看到不少負面言論說this city is dying、地產霸權、香港人無力改變現局等字眼,一來是表達自己的意見得不到政府重視,單方面無王管地推行一些堅離地政策;或者是中國同胞不停來港踐踏港人的價值,搶奪你們所擁有的資源;又或是全港最大型合法武裝集團行使武力鎮壓「暴徒」等等事情。


最近想到其中一點就是源自現在社會的「資訊接收量」太龐大。不論事件是大是小,大家都會習慣放到網上讓大眾「公審」來為自己取得平反。(縱使有時候會得到反效果,當事人倒過來被抨擊)

或者是Facebook上的新聞八卦未經判斷其真偽就已廣傳開去,變相令到市民對一件事情未有深入理解就過早下定論的情形時有發生。

以上情況同時令到報紙、雜誌等紙媒業的印刷量及銷量大幅下滑,皆因別說過了一個月或一週,即駛是一天時間都馬上變成old news了。對於新聞資訊的收集,市民重快不重質。(當然好幾個傳統新聞媒體開始缺乏公信力、立場偏頗也是導致被網民遺棄的其中一個原因)

在從前香港人何嘗不是沒有選擇港督的權力,但當時從來沒人走出來說聲怨言;官商鄉黑也是一直以來就存在的事情,大家這麼快就忘記了八、九十年代看港鏟片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嗎?整個娛樂業包括電影投資者本來就是黑社會主導,但當時面對不公事情倒沒有現在來得氣憤。

歸得究底,就是21世紀的人士看得自己太重要,對自己「發唔到圍」的事情感到抱怨無力。當你覺得比以前愈理解世界大事的同時愈感到自己的渺小,在現實中個人的一己之力對大局可以說毫無作為,但當你連接到線上世界,地位搖身一變變成一位獲得憑「說話」去說服人或煽動群眾的力量。

這類現象在運動界的名宿經常提及到,網上的數據分析師或球評家只是在「外行人說內行人的事」,他們做出的賽事分析看似合情合理,但所有事情都是base on賽事結果來說,跟教練團隊中的分析員要從事前預測所有發生走向的應對方式是兩碼子的事。

後真相年代就是這樣形成的,每個人都把自己立場放在首位去忽視他人意見。就我個人而言也有少許出現這種情況,但即使不認同也沒有否決他人的意思,因為我在意的只有自己能否恆久而持續地向自己目標前進,其他人如何看、如何評價與自己無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