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焦點系列之十:奧運選手的退役後路



早前網上流傳一系列圖片表示中國奧運金牌選手退役後的困苦生活,有些更要流落街頭乞食過活,現在來看看實際的情況如何。


投身於政府、體院或從商



從00至12年的4屆奧運,除去團體項目,129位中國運動員共取得138個項目的金牌。當中尚有38人仍未退役,而剩下的以從政人士為大多數,其次則轉為體育院校任職教練或從商。
乒乓球、羽毛球、射擊、舉重、跳水和體操是中國的金牌主項,12年來當中這六個項目的運動員貢獻了超過六成的金牌。分項目來看,羽毛球和乒乓球的退役奧運冠軍以擔任教練或從政為主,體操和跳水的則進入娛樂圈居多。

選手們的近況



其中體操冠軍李小鵬、舉重冠軍張湘祥、拳擊冠軍張小平、體操冠軍陳一冰,都相繼創辦了體育公司或俱樂部。跳水冠軍勞麗詩則經營著自己的淘寶店舖「雕寶」,這項飾品生意現在年銷售額已上百萬。而曾經的男子跳板雙人金牌得主肖海亮則在武漢開了酒窖和甜品店。


較為港人熟知的三屆乒乓球奧運冠軍王楠是當中唯一進入國家/中央級單位的運動員,直至2014年末,王楠的職位還是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文體處處長。此外,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和中共黨代會的參會名單中,也有2000年到2012年四屆奧運冠軍的身影。

學習上的從後迎上



而最受網民爭議,中國的舉國體制令大部分選手失去學習的機會在青少年讀書時期接受正規教育的問題,隨著社會對運動員文化水平的不斷重視,這一情況亦有所改善。全部129名奧運冠軍中,現時超過48%的人已經獲得或正在攻讀碩士學位。而且從調查得知近年已經開始從過去的先奪冠再讀書,變成邊讀書邊訓練。
這種變化與2002年內地推出的一項優惠政策有關。當年的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等政府機構提出「獲得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亞洲體育比賽前六名、世界體育比賽前八名的退役運動員,可免試進入高等院校學習。」北京體育大學在2003年亦創立了第一個「冠軍班」,奧運冠軍、世界錦標賽冠軍、世界杯冠軍和優秀教練員,均可免試入學,攻讀碩士學位。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50米手槍慢射比賽冠軍、中國第一枚奧運金牌得主許海峰,便是第一屆「冠軍班」的班長。

人生是一輩子的旅程
除此以外,外貌較出眾的如劉旋、田亮等的憑著奧運時期的「國家英雄」等光環吸納的強大人氣令他們轉型成為藝人後仍有保持一定的關注度。
今時今日,若果說得了冠軍後的人生過得不如以往,那只代表他們不曾為自己退役後的大半生作任何打算,至於因傷提早退役而從未有突出成績的選手,那也只能說在現今世界身為運動員仍然是一條崎嶇的道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