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焦點系列之二:論正面的奧運精神

現代奧運之父古柏坦在1936年奧運會演講時曾經講過:「奧運會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生活的本質不是征服,而是奮鬥。」

「參與比取勝更重要」是他所提倡的奧運第一原則,而今屆又有什麼例子符合標準呢。


男子50公里競步
法國選手Yohann Diniz是現時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所以是賽前大熱之一,不過賽前因飲食問題得了腸胃炎,經工作人員和教練勸阻下仍要堅持作賽,結果跑到約15公里的時候終於忍不住"瀨屎",更一度跌倒昏迷。但在本人堅強的意志力與旁人鼓勵底下最終以第8位成功完成賽事。

女子5000米準決賽
美國選手Abbey D'Agostino與紐西蘭選手Nikki Hamblin在比賽過程中不慎絆倒在地,被選手大隊拋離時的即時反應不是繼續跑,Abbey反而先扶起後Nikki再一起繼續比賽。事後她說這只是該刻的即時反應,那是因為她的信仰,參加奧運並不只為了個人表現,而是為了更有意義的事。訓練了她6年時間的教練Mark Coogan則說雖然她的行為與他所教導的有分別,但仍然為她的那份善良感到高興。事後兩者皆額外批准另外決賽資格,不過Abbey因為十字韌帶撕裂因而無法繼續。

男子羽毛球單打四強
全世界都在觀看羽毛球史上最偉大的兩位選手的最後一次大賽對決,當評判宣佈比賽結束時,李宗偉難忍多年積累下來的心情激動地跪下落哭,事後兩人更交換球衣互相祝賀對方。

李宗偉整個職業生涯都活在林丹之下畢生從未拿過世錦賽與奧運冠軍,相比起四大天王中另外兩位較早期的選手蓋德與陶菲克,他的獎牌成就是眾人最低的一個。論與林丹的對賽往績他是敗多勝少,而大賽對決更加是一勝難求,但這一次遲來的勝利並未為他帶來冠軍,在最後決賽中他因為四強時的體力過度消耗,最終輸給了諶龍連續三屆奧運奪得銀牌。

或者未能為故事劃上完美的句號,但李宗偉在感到失望的同時相信亦解開他的多年心結,在最後的最後終於趕上了林丹,林丹沒有李宗偉在後方的不斷追趕就不會在到達頂點後仍能繼續努力不懈;李宗偉沒有林丹的話就不會不斷鑽研更多的技術去精進自己找出方法擊敗林丹,在這個過程當中兩者互相成就對方。

女子體操
烏茲別克選手Oksana Chusovitina是自1992年以來,出戰每一屆奧運賽事,是世上第一位參加7屆奧運的體操選手。 41歲的她今年再度現身里約奧運女子平衡木和跳馬資格賽。驅使她繼續比賽的原動力來自她的兒子Alisher。在2002年時兒子確診患有白血病,而當時烏茲別克的醫療設備不足的情況下唯有到德國求醫,但高昂的醫療費使夫妻兩人入不敷支,即使賣掉了所有資產與接受國際體操聯合會的捐款還是不夠,為了延續兒子的生命Oksana唯有要求烏茲別克解除禁令讓她為德國代表出賽賺取資金。兒子徹底改變了丘索維金娜比賽的動機,她不諱言的告訴媒體,自己出賽就是為了錢,「一枚世錦賽金牌等於3000歐元的獎金」。

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當時33歲的Oksana贏得了跳馬銀牌,這是她生涯第一面個人奧運獎牌。但這對她並無任何意義可言,因為賽事結束後她收到醫生的來電通知,兒子的白血病已經完全治好了,這比世上任何的一切獎勵更加重要。

現在Oksana已經重新披上烏茲別克的國家隊制服代表自己的祖國出戰奧運,她的人生目標不再是任何獎牌,也不再是為了獎金而戰,剩下只有對生命與體操的熱愛的這份精神。

觀眾的同理心
事實上在奧運會和其他領域都有種思想 - 相比起一般的正常發揮而嬴得勝利,令人印象深刻的失敗反而更受到人所關注,群眾支持弱者的心理令他們對失敗者更有同情心,失敗者的這份堅持往往最能夠感動到觀眾的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