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 最活力的老後 What Make Olga Run?



當初被這本書吸引我的原因是一個年近百歲的老婆婆仍然能打破三十多項老人田徑世界紀錄,擊敗年輕時曾是奧運選手的對手,究竟有什麼方法才能令體能維持在該年齡層的最高峰,凌駕於他人之上。



作者花費了1年多的時間來研究歐嘉長壽的秘訣,發現她自77歲起就開始堅持跑步,儘管現在已90高齡,她仍然堅持每週鍛練三次,包括打保齡球、清理花園或在健身中心練習舉重,並參加百米、標槍和鉛球等項目的田徑比賽訓練。歐嘉本身是名退休教師,生於烏克蘭家庭,在家中排行第7。保持活力一直是她生活中的重要信仰,「我選擇做一個如年輕人體魄的人,而非一個老婦人。我熱愛我所做的,所以沒有理由停止訓練。」
  
因為父母是農場主,所以從小就要幫父母做各種雜活,包括每天用手給15頭奶牛擠奶,為15個人準備三餐。她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們沒有其他選擇,只有努力工作。她回憶兒時的生活時說:「我們每天要走2英哩去學校,返回來也要2英哩,為了到另一所學校打壘球,我們習慣了走7英哩,當然還要走7英里返回。」

77歲才踏進田徑場上的歐嘉,默默地打破世界紀錄,等到她邁入九十大關,全世界蜂湧而至的記者,都想知道她是不是發現了什麼青春之泉。因為她的體能狀態,與世俗對於老人家的認知完全不同!她年輕時有過短暫婚姻,因為老公家暴,所以逃離家園。進入老年期前,她也從未有過運動方面的訓練。


書中提到的逆境理論,內容說人的復原能力是通過學習得來,當困境出現後,人在面對挫折至克服的過程中會培養出自我恢復的能力,溫和版是苦難會帶領你成長,極端版則是人必須受苦才能達到發展的巔峰,年約十幾歲到三十出頭是最關鍵的時期,而主角歐嘉與同齡的人正是通過此一階段,從饑荒,戰爭,到戰後的混沌時代這段人生經歷磨練出這一代的堅毅精神,這一點是現代人所缺乏的。

歐嘉的成功正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少就通過接觸勞動工作獲得健全的體魄,又經歷家暴至帶著女兒逃離家庭(在當時單親母親可謂聞所未聞),規律的作息生活同時留有彈性等種種經歷才能鍛造出一個身體與精神層面俱備的長壽運動選手。


根據專家研究,除了傳統的遺傳性基因外,人類是可以通過後天運動改變體內的dna,在先天對抗後天的論戰中,我們現在知道基因與環境的互動具有密切關係,每一件發生在身上的事件都可能改變基因的表現,身體如同記憶體會記錄過我們所作出的任何選擇,如果你長期坐著不動,身體機能自然會退化並且造成臀部附近的核心肌群失憶。

舉例說,科學家不斷鑽研東非選手的賽跑基因,目的為了解釋為什麼他們在馬拉松比賽場上一枝獨秀,其實後天的環境因素更重要。更具體來說,馬拉松成績佔了前66%的肯亞人其中大部份來自卡蘭津族人;而在短跑界中,男子百米歷史上有87人次跑進9.85秒,其中有56人次為牙買加人,總佔64%

兩個截然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領域取得成功,我想成長環境是佔據著最大因素,當地本身俱備龐大的訓練營,有合適場地給大批選手專心投人訓練與競爭,在這些地方,只有取得實績嬴取獎金才能夠擺脫貧困,然後成名選手會回饋自己的社會,提供資金援助,教授經驗與知識給年輕跑者,通過各自的運動文化,不同篩子會篩出不同的基因,這就是為何同樣是黃種人的日本選手,在箱根驛傳中的冠軍學校-青山學院一眾大學選手全員的最佳成績能夠跑出10k 29分內,遠在香港選手之上的主因,所以香港政府與田徑總會究竟何時才會重視運動文化呢?



留言